close
雙胞胎上學後
瑄媽也常跟著去學校混
當義工媽媽
混久了對美國小學的系統,教學越來越熟悉
瑄媽以前跟一大群台灣小學生混了快10年
現在常忍不住會拿台灣的學校環境,教法和美國做比較
發現一些很有趣的事
當然,小學生學的東西是大同小異
就是那些東西需要學習
但是教的方式真的差蠻多的
曾經看老師教數學
10隻手指頭合起來都夠用的加法
用了半個多鐘頭慢慢解釋
一定要確定"全班"都會了才往下教
考試時為了怕小朋友互相"參考答案"
有專門為考試準備的private shield
就是一個裁好的紙箱
把自己的桌子圍起來
記得很久以前一個部落格媽媽為了看到女兒班上老師考試時讓孩子把書包放在兩個位子的中間
非常不滿
認為學校老師不尊重孩子
不只到學校抗議,還寫了一篇文章罵學校,罵老師
說如果在國外就不會有這種事情
第一次在弟狄班上看到private shield很想照相下來
寄給這位媽媽
跟她說
外國的月亮並沒有比較圓
台灣被人罵了很久的程度分班
在美國卻很光明正大的實施
別的學校我不清楚
但是我家小朋友讀的學校從小一開始
星期一到星期四早上有一個excel時間(上英文)
就把全年級打散
照程度分班
大家跑班上課
就是程度分班嘛
瑄媽很贊成程度分班
想想看
如果同一班裡有人還在學字母拼音
有人程度可以造句
有人程度可以洋洋灑灑寫出一篇作文
把這樣不同程度的小孩放在同一班
老師很可憐的
這種程度分班放在台灣
一定很多人努力想把孩子編進"好班"
可能是我們住的區東方人太少了,我看學校的媽媽們
對於小朋友上哪個班都沒有意見
媽媽們從來不把這件事拿來討論
孩子們該上哪班就上哪班
適合孩子程度的班上起來小朋友上學才會覺得有趣
學東西也快
還有一個程度分班就是GATE (Gift And Talent Education)
三年級或四年級以上通過測試的小朋友就集合在同一班(GATE),有的學校沒有GATE班,就必須換學校讀
在東方人很多的區,大家想盡辦法要把孩子送進GATE
但是我認識的幾個孩子考進去卻放棄不去讀
原因各式各樣的都有
有的是因為孩子不想換班換學校
想留在原來的學校朋友比較多
有的是媽媽怕孩子學習壓力太大
功課太多
瑄媽也想過
如果我家小朋友考上
但是不想去讀
我會努力強迫他去
還是像這些外國媽媽朋友就讓孩子不去讀了
?????????????????????????????????????
我想我還是很"東方"式的父母
應該會努力"遊說"小孩,讓他由不想去變成想去吧^^
還好~~
還沒遇到這樣的問題
怎樣的小朋友可以讀GATE?
並不是提早學習
早早學了乘法除法
送去補數學補英文(資優班測試都不考這些)
也不是像有些家長努力的去關說老師
想說這樣有用
規定是
由老師或家長推薦參加學區辦的智力測驗(每個學區用的考試系統不一定相同,我們學區用的是Otis-Lennon School Ability Test)
成績在98%以上(智力測驗的成績並不是以年級算,而是用年紀去評量,七歲跟七歲2個月的標準就不同)
加州州考數學和英文成績都要在advanced
班級老師強烈推薦
其實
我覺得
如果孩子真的有資質
不用怕孩子辛苦
進GATE可以得到比較好的教育資源
在那樣的班孩子反而可以如魚得水
如果孩子沒那程度
勉強進去讀
苦了孩子,揠苗助長也不是好事
GATE設立的用意很好
可是如果被大人拿來當成比較的工具
,評價小孩的標準
感覺就會變得很差
我喜歡我們學區的方式
考試哪一天是不公開的
當然也無從準備起
孩子們根本弄不清是甚麼考試
誰去考
自然沒機會比較了
不僅沒去考的孩子不知道
就連去考的孩子都不知道自己去考什麼
就被要求去另一個教室寫寫題目
寫完自己回原教室
不知道如果這種方式放在台灣會不會被批評黑箱作業
或是不注重孩子的人權

全站熱搜